Freedom of Choice

我离开时的几件事情,包括我的作业,都和这个有那么点关系。

这个短语常常被右翼政党使用,具体怎么说的我就不重复了。但除了你来自政治光谱的极右端,我们都同意,政府应该在某种程度上干预市场经济(当然,也包括社会),但干涉的这个界限在哪里?绿党在去年选举被右翼所攻击的一点就是过度干涉“自由”,禁止学校食堂出售不健康食品,或者强制新建筑装上节水水龙头。我有时候很不好理解本地一些人的地方就在于,有些东西,如果你接受建议,不仅没有坏处,而且还可以给自己带来好处,反对可以让自己得利的事情,这自由也是自由倒极限了。

我常常将新西兰国内这种现象归咎为极右翼还未成熟的心灵,就像青春期的少年一样,觉得自己无限自由,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如果孩子可以自由地在学校内买到垃圾食品,那为什么不向他们出售香烟?那是他们的选择嘛,真正的教育责任在家长,而不是政府,政府的作用不就是提供选择?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认可政府可以控制一切。左翼政党的一些政策还是值得斟酌的。例如最近由Warehouse引起的塑料袋争论,或者是国家党前段时间才取消的让旧式灯泡强制退市的政策。左翼的问题刚好和右边相反,过于理想化,总期望于能够一步到位,迈入communism天堂,甚至在选票和理想之间选择理想。

所以说我不是很赞成过于理想化的行为,或者是试图一步到位的革命行为。就算你用暴力让社会高度同质化,然后你又确实站在“正义”一边,但问题是,你之后呢?

做一个和“政策制定”有关的作业时我就在考虑这个问题,如何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且又不会引起太大反弹。我在公开解释的我观点时,有同学甚至形容那会导致“Civil Unrest” —— 禁止居民燃烧化石燃料取暖就有那么可怕?

不过就同学反应来看,如果你直接写一条,“禁止你们使用化石燃料取暖”,可能的确就会导致这种结果。可无论是工党还是国家党在台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强制性的措施,但国家党显然要聪明得多。工党很多人都是学校讲师,很难接触真正的市场经济,而国家党个个都是商人,或者用我们讲师的话来说,capitalist pigs。

实际上达到自己目的的最好方式是借用和引导市场力量,而不是与其作对。The invisible hands的力量辐射一切,你不能正面与其作对。一个简单的例子,我看到的某一期TVNZ 7节目 Backbenches 中两个右翼议赞同把那些用于街头赛车的汽车收缴起来送到回收站压扁,两个人是这样说的:

1:“我知道是浪费,但如果我们回收之后重新拍卖,这些汽车又会重新流进那些飚车者的手里。”

2:“这虽然会有效,但不能完全解决街头赛车问题,那些总有钱去买另外一辆。”

你看,钱和街头非法赛车都不是问题,重要的是,那些人是从哪里买的车?TVNZ也是一样的,没有问题也要创造出问题达到自己的目的。

引导市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往你不喜欢别人选择的那个项目上加钱,贵得让大部分无法承受,自然就达到目的了。不过这一招太明显了,如果你每次超市购物后都要为使用的每一个塑料袋多交1毛钱,你显然不会太高兴。

所以需要给人们提供其他可靠的选择,而不仅仅是说禁掉什么东西。例如一些超市免费把货物用剩下的纸盒放在外面供人取用,鼓励人们用这些盒子把物品装上车,而不是塑料袋 —— 这一点在我天朝衙门中极其缺乏。

当然,另外一个存在的手段是,让那些人为自己“自由选择”的后果付钱。我不是很同意这一点,因为有些东西是无价的。但对那些对公众影响力小的个人行为,例如抽烟,还是很有用的。香烟的税收,多少有一部分最后是流入了医疗系统的,如果你是吸烟者,你就等于在为自己未来的医疗费买单,而不是让纳税人承受你“自由选择”所带来的财政后果。

但像这种把价格偷偷融入货品的手段有时候还是很明显,特别是在总量不大的情况下,只有在消耗量大时,大家才会感觉不到,例如在超市刷卡时,其实你已经给Visa或者MasterCard交了费。

放在这里,想起新点子再说:)

最低工资、减薪和裁员

没时间了……今天睡觉之前最后一篇。

刚刚看到人渣经济笔记那里一篇《减薪还是失业》,正好今天总理John Key又宣布上涨最低工资标准至每小时$12.5,有点意思,所以简单说说,我不是经济专家,所以我常常置社会正义于经济效益之前,不要笑话:)

我个人是倾向于减薪而不是让人失业的,假设你的薪水减少20%——这20%对你来说真的或缺不可么?再说,经济衰退所伴随的通常都有通货紧缩,物价降低,而减薪也应该是这趋势的一个体现,至少在本地,规模稍微大一点的公司每年都是要根据通货膨胀的标准涨工资的,莫非只许涨不许降工资?

如果你真的需要这20%的收入生活,那么摆在你面前则有两条选择:自己去找这20%,或者依靠社会安全网。但因为你有工作,而且20%的薪水通常不会影响你,因此社会安全网通常和你无缘(当然,除了拿最低收入的人群),因此你就得想办法创造那20%的价值,要么找工作,要么其他办法。

这也就是减薪能创造出来的东西 ——时间。时间是有经济价值的,而至少我认为通常的通货膨胀就是市场对这种价值的反应。所以与其坐在办公室里浪费时间无所事事,等着没有订单的工厂开工,那为什么不在减薪20%的时候给你20%的时间,让你去创造点什么 —— 看看Google 的 80/20。你也许会说,让那群低收入,被开掉的人有100%的自由时间,不是更能创造价值么 —— 因为低技能水平,他们再找到的工作通常也只能是同等技能的工作,如果要让他们真正的去创造价值,例如去自己创建个公司,那肯定没有“精英”的那20%的时间来的好,而且20%的时间比100%更灵活,因为你不着急。

那么,这和最低工资有什么关系?

常常听见那些华人雇主抱怨说,涨最低工资会让他们开销加大——这是事实,但是另一方面,这些华人雇主是否想过,他们所付的最低工资真正体现了雇员的价值么?如果之前这些雇主付的就不是最低工资,那么他们其实也不会感觉到什么压力。因此再我看来,最低工资是一种在确保社会正义的一种隐性财富再分配措施,换句话说,也就是给高薪的人减薪。一个社会,不能,也不可能只让“精英”参加工作,总得有人去收垃圾,干体力活,而经济衰退中最受到影响的,也就是那群低收入人士。

当然,其中还涉及到一个幸福感的问题,领100块钱的工人多了10块,和1000块钱工资的人少了20块,对后者来说那20块钱无关痛痒,但对前一个人却很重要。

原文说最低工资降低了调整工资的灵活性——其实不见得,一是全职可以改成兼职,你付别人多少工资,别人就干多少活;二除了新西兰之外,我知道很多地方的“最低工资”真的就只能让雇员享受“最低生活标准”——你要降到最低工资之下,那也有些太过分了吧?而且如果工资太低,在最低工资线以下,对那群人来说,依靠社会安全网将会成为一个更为实际的选择,因为拿的到钱可能比去工作还多,那我有什么理由去卖力?当然,这也就意味着政府税率和赤字的上涨——作为雇主,你更期望于哪种结果?是把你的钱拿去交税养失业者,还是让更多的人来创造价值?更何况如果干体力活的人依靠福利了,那谁来干体力活 ,填充最低收入层?当然就是上一个阶层的人。

复杂……不说了,经济这个问题我觉得就是在讨论怎么把大家骗到同一个想法上。这个太闷了,来点轻松点的。很多人读过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实话说,我没读过,但看过下面这个视频。

奥巴马

今天5点左右从床上爬起来看奥巴马的就职,昏昏沉沉的,也没注意到什么,简单说说。

实际上我对在这次金融危机前期上任的国家领导人都是不抱太大希望的。政客依靠选票,而选票怎么来?倒不是要政客做多好,只要超出了选民的期望就行了。对于奥巴马来说,美国,甚至全世界的人们都对他有着很高的期望,在国内被期望解决经济危机,对外要改善美国和伊斯兰世界的关系……还有一个中国。

奥巴马真的有那么神奇吗?不见得。无论你看Obama,还是我们这个小国家的John Key,他们的就职演讲搞都有一个特点——不断的向选民泼冷水,都有类似于“情况不会很快好转”,“我们要坚持住”之类的话语。在这种情况下上任的领袖,和选民的蜜月期通常都会比较短。我们的那位钥匙先生已经开始面对现实了,不过奥巴马可能会长一点,因为他除了代表改变,还代表了美国的多种族社会和“美国梦”。

但无论如何,蜜月期总有结束的一天。

说说奥巴马所带来的政策——逐渐从伊拉克撤军其实是我最不喜欢的一条。伊拉克的烂摊子是美国人创造的,如果美国人走了,责任又会落在“国际社会”身上。但对美国利益,不得不说是有益的。至于经济我不是很懂,但就算再不懂经济的人都知道,奥巴马的援助方案中那么多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基里巴斯国的拖鞋和衬衣。

唯一让我有点耳目一新的是,奥巴马在就职演说中说了一句是类似于“美国在消耗全世界资源的时候,也要考虑到那些被影响的人们”。我很少从美国人口中听到这种语言,虽然他后面又说了一句“我们不会为我们的生活方式”道歉,但至少承认了这个问题,总是一个好的开始。奥巴马的政策中包含了“绿色经济”,以经济危机为契机,大量投资环保事业,我觉得是非常值得其他国家,特别是基里巴斯国的4万亿和新西兰国的钥匙先生学习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并不冲突,环境保护只和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冲突。

至于奥巴马究竟怎么样,还需要观察一下。不过他在就职典礼上的口误倒是让我对他满怀信心——也许在这方面,他能继承布什唯一的优点?哈哈。

经济衰退?有吗?

放假回来了。今年的天气不错,比往常凉快些,但基本上保持着晴天。

最近表现不错的不仅是天气。在经济衰退的大环境下,很多人预计今年的圣诞购物季节将会是最冷淡的一次。但在新西兰和其他国家,疯狂的购物潮似乎击退了人们的担忧。我看到电视上的报道是,无论是刷卡总金额还是数量,今年都超过了以前。电视上接受访问的人甚至反问道,“经济衰退?有吗?”

不过还是有隐忧的。

从不参与这种活动的我今年也不能免俗,圣诞假期差点把自己的钱包给掏空了。不过让我打开钱包的原因并不完全是因为低价商品;更重要的是,现在低价囤积生活必需品,未来的一年就能减少除食物之外的开销了。今年民众的消费主要集中在那些比食物次要一些的“必需品”上面,例如衣物,必须要更换的大小家电等等。我很少看到有人去买那些可有可无的奢侈品。新闻报道也似乎证实了这一点,虽然总额增加,但单笔交易金额其实是下降的。

很多人都和我有一样的想法。所以说今年购物的人潮与其说代表了人们对经济的信心,倒不如说是对未来缺乏信心的表现。

我相信商家明白民众的这种想法。今年很多商品的价钱低得相当夸张,经济衰退就在眼前,商人突然好心做慈善了?不见得。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手上囤积的货物不能当饭吃,得让它们尽快变成现金,囤积起来好过冬。

这看上去更像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商品的价格今年降到了一个让人吃惊的地步,民众得益,而商家也能尽快把存货转成现金。我现在甚至开始认为,经济危机看上去并没那么糟糕,大到房产,利率和汽油价格,小到食品,几乎是所有商品的价格都在下降——这不就是我们一年前所希望的吗?这看上去更像是贪婪的资本家的危机,而一般民众,看上去似乎还能得利。

当然前提是你得保住你自己的工作。但在新西兰这种国家,工作并不是唯一的保障。一个完善的福利系统和社会安全网给了人们多花钱的机会。他们知道国家会在困难时刻帮助自己,因此对自己未来的担心更小,因此也更愿意花钱——那些大叫发福利“不公”的资本家可以说是短视的。

2009不好过,不过假日中的疯狂还是给了我一些信心。

汇报一下我买了写些什么——其实也没什么,主要是大量衣物,冬天的都准备好了:),一些小家电,然后给自己买了个不错的无线键盘,换掉了以前那个几块钱的便宜货。打了5折,很不错,敲上去基本上就听不见声音,而且感觉我自己的速度也快了很多。我比较注重键盘,鼠标之类的外设,因为你天天都得摸这些东西,还要在这上面工作,一个季度至少得清理一次键盘。

跳水了

新西兰元-美元汇率
新西兰元-美元汇率

今年我回国的意愿又降低了一分……(图片来源:The National Bank of New Zealand

不过好在我赶在1纽币兑0.66美金的时候将这个空间续费了两年……希望三年后纽币能涨回去吧?

从经济的角度来说,我个人认为0.5-0.6的汇率对新西兰经济来说应该是最有利的。新西兰的进出口两方面都很重要,没有出口,农业无法生存,但如果进口商品涨价,带来的将是严重通胀,因为我在我电脑桌上看了一眼,似乎没有找到新西兰本地制造的东西。

不过感谢上帝,新西兰汇率再低,屁股后面似乎永远会有一个汇率更低的国家。这个国家的人们坚持发扬大无私的国际主义精神,贱卖自己一滴汗一滴血造出的袜子,衬衫啊之类的东西,换得西方国家的低物价,而这个可爱的国家不求回报,他们只需要一堆又一堆的废纸。没有他们,西方国家的人们可能早就完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