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起无耻的骗点击行为

我说我自己:)

今天换了背景,新主题的事情就算弄完了,下面就是考试了:(。我最后决定banner图片弄成随机的,不是我爱折腾,以前就有人提出,我也有这个感觉,因为黑/白色系永远不变,天天看顶上那黑压压的一片,看久了是有点郁闷,因此换点鲜艳点的图片。我从以前的图片里找了10张,加上其他人的2张,加上原本的背景,一共13张。至于你进来之后看到的是哪张图片,绝对随机,我很无耻的希望你能多刷新几次我的页面。

其实不是想骗你点击,只是因为我用了两张别人的照片,因此我要声明一下。

  • 毛利图腾 —— 原文件来自维基百科,属于公有领域,因此可以自由使用。
  • 2009奥克兰元宵灯会 ——来自我的朋友Erik,这是我能挑到的最好的照片了,照片使用已经他的同意。

如果你感兴趣的话,下面是其他图片中的内容:

  • Auckland City
  • Auckland War Memorial Museum
  • Avondale, Auckland
  • Mt Eden, Auckland
  • One Tree Hill, Auckland
  • Western Springs
  • Wellington Botanic Garden
  • Lake Rotorua
  • Rangitoto Island, Auckland Region

咦,我为什么说“又一起”?

我会监测网络速度的,如果太拖网速我还是会换会以前的简单风格。

我放假在干什么……

为了响应胡主席没事不瞎折腾的号召,我只在有事的时候折腾——正在测试新的blog主题。

其实说新也不新,一年半左右的时间换了两个,但如果你从一开始就在看这里,相信你也可以意识到,其实每次更换,外观变化并不大(我非常老顽固),真正有巨大变化的是里面。这回这个是我见过的最符合XHTML 1.0 Transitional标准的主题——因此这个我用这个主题的时间应该会很长。当然,如果你真的闲得没事干,把这里拿到validator里检查一下,还是会有很多错误的,但那大部分都是我自己的错误。

CSS和PHP我都没学过,只有CSS还勉强会一点点,因此每次都是在别人的基础上做修改。

就如你所看到的一样,新主题已经上线了。主要的格式我相信是已经没问题了,只是我还没汉化和设计banner图片,不过我想没太大问题。

如果你发现任何奇怪的显示或者bug之类的(特别是IE6用户,真不明白为什么今天还有人用这种浏览器),不妨告诉我一声?谢谢。我预计会有bug的,我做事非常不小心,而且常常不知不觉就跟着英式英语习惯走了,把color打成colour。

倒垃圾了

我想没有多少人知道我写东西的方式。你也许会吃惊,无论是blog,还是几千字的论文,在全文完成之前,我是不知道我要写什么的,更不用说什么中心思想了,在我这里,这个概念不存在。

所以我写论文方式是,想到一段写一段。看字数差不多之后,把几十段文字全部打乱重排,看看大概说得通了,再加上开头结尾和标题就算结束了。其实blog也是如此,想到一段写一段。这样有一个很不好的问题,有些段落到最后不一定用得上,变成了无数个垃圾段落,留在了后台的草稿中,占了blog几个编号。

趁着放假之机,我把这些垃圾段落清理了,差的删掉,但有些有点意思的段落,我觉得删了有点可惜,但我又不太可能有时间把它们写完,今天就把他们一次性发出来,如果你能捡起来弄完,那当然最好,如果没兴趣,就当是我在倒垃圾:)

—–

比钉子户更牛的是?

我很好奇为什么有些人喜欢将钉子户三字前面加上“最牛”,难道他们想“牛”吗?如果他们不牛起来,怎么打得过手段花样百出,不断翻新的最牛开发商?

——

山寨

我可以接受的“山寨”释义有两个:手机行业那种模仿式的山寨;或者是“模仿式恶搞”的代名词。

恶搞那部分容易理解,你仔细想一想,和以前的“恶搞文化”繁荣相比,现在你是否还能在各个新闻网站上看到这个词?这个词连出现在论坛/blog中的 机会也少了,一个原因是我们有更新的词,例如“雷”;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是,恶搞这个词是被广电总急和真理部打击过的,因为很多恶搞只会让劳动人民发笑,而 领导是笑不出来的(也就是所谓“低俗”)。因此很多媒体为了避免再触雷,就需要找一个替代的词语。

可以预见的是,山寨,就如所有网络暴红现象一样,就算没有人去打击,迟早它也会从时代中消褪。它就是一种暴红的文化现象,不是什么可以上升到民族高度的重要问题。

——

这段我发过,不算垃圾……

文化还有一个可怕地方在于,它不像武器可以更新换代或者彻底重来,也不像CCTV那样可以沦为立牌坊的……这文化的印记一旦打上了,要甩脱是一件不太可能 的事情,至少需要的时间非常之长。所以我每看到愤青又对哪里在搞去中国化忿忿不平的时候我就觉得有些好笑,如果你那“五千年的文化”那么容易就被去了,你 居然还好意思说你的文化强大;如果人家原本就不是中国文化,那你在那里不平什么呢?

——

逻辑

“没去过中国就不要在那里瞎说”这句话里的逻辑问题我就不说了。再说现在已经很少有爱国份子说这句话了,因为随着旅游业的发达,去过中国的人越来越多,如果你碰见洋人还这样说,最后的结果可能是把你自己弄得很尴尬,因为没准对方的中文说得比你还好——看看那些英文的中国blog就知道了。

但很多人还是喜欢把“中国”换成“西藏”,继续利用这句话作为他们的论据,毕竟对西藏那么高的地方感兴趣的洋人并不多。当然,如果你运气不好,那就……我就听朋友说过一个故事,也是一名华人学生在和洋人争论西藏问题,那学生还是这句老话,“你去过西藏?你有什么资格在这里评论!”不过,他第一没料到对方说他在西藏生活过5年,在那里做了好几个项目;更没料到的是,那位相当反动的洋人老头居然反问他,“那你去过西藏吗?”……

——

和上一篇有关

中西方的冲突说是意识形态,我觉得将其描述为两方极端派之间的骂战更为合适些。因为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绝大部分人之只想有一个平静的生活,而不是成天在那里吵来吵去的。而那些极端主义者,在很多方面,其实非常类似:

  • 都以为对方是最愚昧的。
  • 却又都以为自己是最聪明的。
  • 都以为对方“受了反X媒体的影响”。
  • 却又都以为自己从一部分媒体中看到的消息是事实的全部。
  • 最重要的一点,对方的意识形态天生邪恶。

……

——

垃圾倾倒完毕:)

思想警察

一个眼神都可能出卖你(Lisa the Vegetarian, The Simpsons, fair use)
一个眼神都可能出卖你(Lisa the Vegetarian, The Simpsons, fair use)

不是我牵强附会,只要你仔细思考一下,你会发现天朝的很多东西都可以和奥威尔笔下的大洋国对应起来。CCTV –  电幕, 中宣部 – 真理部, 还有那句 “谁控制了现在,就控制了过去”……

思想警察也是一例。台面上的“打击低俗”这个理由本身就有问题,一个正常的社会一定会有高雅和低俗之分,再说我的思想是我自己的,我自愿低俗,没人有权利告诉我必须得想什么。再说低俗的东西如果都被打击掉了,那要拿什么东西来衬托领导的高雅呢?或者还是只许州官放火,玩真人,老百姓却连看一下图片都不行?

当然,“反低俗”的真正理由就不用多说了,见图。

我有时候怀疑老大哥的部门其实都是玩无间道的。从真理部提供的“敏感词”名单就可以看出,他们比一般淫民的想象力要高至少几个档次,流出的那些名单,在我看来,似乎是故意提供淫民的,提醒他们“搜这些词也能找到你想要的”。

而反低俗很明显是今年年初的第一个折腾,给胡总的“不折腾”公开的打一个大巴掌。稍微有点常识的人知道,近些年的网络严打,要禁的东西是从来没有一次能够禁掉过的。牛博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像那样的网站关了又开,开了又关,折腾了半天却返回了原点,这不是大折腾是什么?

但实话说,要永久关闭牛博这种网站,老大哥是办得到的,但这样做会危及自己,因此是不敢的。那怎么办?也不能什么都不做,因为那是要把自己气病的,还是折腾一下吧。

我也有点怀疑那个低俗网站中心也在玩无间道。每一次公开的低俗网站名单,似乎都在告诉我要“等严打结束之后……嘿嘿”。

我其实并不关心牛博这个网站。你虽然可以说我“不喜欢”D,但还没有右到那种程度。我虽然订阅了一些牛博的作者,但我对他们的关注是在牛博之前就有了的。我虽然不是常常看牛博,但这并不意味着党就有权代我将其关掉——看什么网站是我自己的选择,但DANG不能像那种“历史选择了DANG,因此你们就得一直选择DANG”那种混帐逻辑来剥夺我选择的权利。

不过还是感谢DANG和窝藏在那边的无间道——牛博四次开关,据说每次都能导致流量井喷式的上升。DANG这次也教育了我要懂得珍惜眼前的东西,不要失去了再来后悔——从此以后,俺要天天上牛博。

写在牛博重开之际。

housekeeping …

这几天你应该注意到了页面上的一些小变化。简单说一下。

Google 自定义搜索 – 我用这个取代了wordpress自代的搜索。主要的目的是省CPU,不过我试了一下,Google返回的结果明显优秀很多。

不过这东西有一个问题,搜索结果的页面在Google的网页中,而不是这里。我知道如何把结果移到我自己的页面,但有一个严重问题——在IE8下面会导致浏览器不断弹出新窗口,网上搜索了一下,这情况还不罕见,也没完美解决方式,所以只好就先这样了。

Twitter – 启用这个东西的原因是,接下来一段时间我可能没有太多精力更新这里,为了不让这里荒废,把这个东西放上来。在右边的侧栏中,似乎不太明显。

现在我还没完全上手……也许以后会是以twitter+google reader的形式存在。

另外也有一些版面文字上的小改动,去掉了一些多余的代码。

有一点我还没做,增加一个侧栏——在Twitter出现之后,侧栏空间开始吃紧了。正在考虑要么多加一栏,要么把首页和blog内页的侧栏分开制作。我倾向于后者,我个人极不喜欢把正文栏挤成小纸条的那种排版方式,看上去很累。

不过当然,不管是哪个选择,对我来说,要达到那个选择而不让整个blog散架都是一件高难度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