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起无耻的骗点击行为

我说我自己:)

今天换了背景,新主题的事情就算弄完了,下面就是考试了:(。我最后决定banner图片弄成随机的,不是我爱折腾,以前就有人提出,我也有这个感觉,因为黑/白色系永远不变,天天看顶上那黑压压的一片,看久了是有点郁闷,因此换点鲜艳点的图片。我从以前的图片里找了10张,加上其他人的2张,加上原本的背景,一共13张。至于你进来之后看到的是哪张图片,绝对随机,我很无耻的希望你能多刷新几次我的页面。

其实不是想骗你点击,只是因为我用了两张别人的照片,因此我要声明一下。

  • 毛利图腾 —— 原文件来自维基百科,属于公有领域,因此可以自由使用。
  • 2009奥克兰元宵灯会 ——来自我的朋友Erik,这是我能挑到的最好的照片了,照片使用已经他的同意。

如果你感兴趣的话,下面是其他图片中的内容:

  • Auckland City
  • Auckland War Memorial Museum
  • Avondale, Auckland
  • Mt Eden, Auckland
  • One Tree Hill, Auckland
  • Western Springs
  • Wellington Botanic Garden
  • Lake Rotorua
  • Rangitoto Island, Auckland Region

咦,我为什么说“又一起”?

我会监测网络速度的,如果太拖网速我还是会换会以前的简单风格。

我放假在干什么……

为了响应胡主席没事不瞎折腾的号召,我只在有事的时候折腾——正在测试新的blog主题。

其实说新也不新,一年半左右的时间换了两个,但如果你从一开始就在看这里,相信你也可以意识到,其实每次更换,外观变化并不大(我非常老顽固),真正有巨大变化的是里面。这回这个是我见过的最符合XHTML 1.0 Transitional标准的主题——因此这个我用这个主题的时间应该会很长。当然,如果你真的闲得没事干,把这里拿到validator里检查一下,还是会有很多错误的,但那大部分都是我自己的错误。

CSS和PHP我都没学过,只有CSS还勉强会一点点,因此每次都是在别人的基础上做修改。

就如你所看到的一样,新主题已经上线了。主要的格式我相信是已经没问题了,只是我还没汉化和设计banner图片,不过我想没太大问题。

如果你发现任何奇怪的显示或者bug之类的(特别是IE6用户,真不明白为什么今天还有人用这种浏览器),不妨告诉我一声?谢谢。我预计会有bug的,我做事非常不小心,而且常常不知不觉就跟着英式英语习惯走了,把color打成colour。

倒垃圾了

我想没有多少人知道我写东西的方式。你也许会吃惊,无论是blog,还是几千字的论文,在全文完成之前,我是不知道我要写什么的,更不用说什么中心思想了,在我这里,这个概念不存在。

所以我写论文方式是,想到一段写一段。看字数差不多之后,把几十段文字全部打乱重排,看看大概说得通了,再加上开头结尾和标题就算结束了。其实blog也是如此,想到一段写一段。这样有一个很不好的问题,有些段落到最后不一定用得上,变成了无数个垃圾段落,留在了后台的草稿中,占了blog几个编号。

趁着放假之机,我把这些垃圾段落清理了,差的删掉,但有些有点意思的段落,我觉得删了有点可惜,但我又不太可能有时间把它们写完,今天就把他们一次性发出来,如果你能捡起来弄完,那当然最好,如果没兴趣,就当是我在倒垃圾:)

—–

比钉子户更牛的是?

我很好奇为什么有些人喜欢将钉子户三字前面加上“最牛”,难道他们想“牛”吗?如果他们不牛起来,怎么打得过手段花样百出,不断翻新的最牛开发商?

——

山寨

我可以接受的“山寨”释义有两个:手机行业那种模仿式的山寨;或者是“模仿式恶搞”的代名词。

恶搞那部分容易理解,你仔细想一想,和以前的“恶搞文化”繁荣相比,现在你是否还能在各个新闻网站上看到这个词?这个词连出现在论坛/blog中的 机会也少了,一个原因是我们有更新的词,例如“雷”;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是,恶搞这个词是被广电总急和真理部打击过的,因为很多恶搞只会让劳动人民发笑,而 领导是笑不出来的(也就是所谓“低俗”)。因此很多媒体为了避免再触雷,就需要找一个替代的词语。

可以预见的是,山寨,就如所有网络暴红现象一样,就算没有人去打击,迟早它也会从时代中消褪。它就是一种暴红的文化现象,不是什么可以上升到民族高度的重要问题。

——

这段我发过,不算垃圾……

文化还有一个可怕地方在于,它不像武器可以更新换代或者彻底重来,也不像CCTV那样可以沦为立牌坊的……这文化的印记一旦打上了,要甩脱是一件不太可能 的事情,至少需要的时间非常之长。所以我每看到愤青又对哪里在搞去中国化忿忿不平的时候我就觉得有些好笑,如果你那“五千年的文化”那么容易就被去了,你 居然还好意思说你的文化强大;如果人家原本就不是中国文化,那你在那里不平什么呢?

——

逻辑

“没去过中国就不要在那里瞎说”这句话里的逻辑问题我就不说了。再说现在已经很少有爱国份子说这句话了,因为随着旅游业的发达,去过中国的人越来越多,如果你碰见洋人还这样说,最后的结果可能是把你自己弄得很尴尬,因为没准对方的中文说得比你还好——看看那些英文的中国blog就知道了。

但很多人还是喜欢把“中国”换成“西藏”,继续利用这句话作为他们的论据,毕竟对西藏那么高的地方感兴趣的洋人并不多。当然,如果你运气不好,那就……我就听朋友说过一个故事,也是一名华人学生在和洋人争论西藏问题,那学生还是这句老话,“你去过西藏?你有什么资格在这里评论!”不过,他第一没料到对方说他在西藏生活过5年,在那里做了好几个项目;更没料到的是,那位相当反动的洋人老头居然反问他,“那你去过西藏吗?”……

——

和上一篇有关

中西方的冲突说是意识形态,我觉得将其描述为两方极端派之间的骂战更为合适些。因为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绝大部分人之只想有一个平静的生活,而不是成天在那里吵来吵去的。而那些极端主义者,在很多方面,其实非常类似:

  • 都以为对方是最愚昧的。
  • 却又都以为自己是最聪明的。
  • 都以为对方“受了反X媒体的影响”。
  • 却又都以为自己从一部分媒体中看到的消息是事实的全部。
  • 最重要的一点,对方的意识形态天生邪恶。

……

——

垃圾倾倒完毕:)

记忆

你也许知道我的记忆不太好。其实说记忆不好似乎不太准确,也许该说“选择性遗忘”吧?我从来不刻意去记东西,该留在心里的,再怎么样也是跑不掉的,不想记住的,我忘得比谁都快,速度之快,举世罕见。如果你给我一个“心理测验”之类的东西,一小时内我能给你做出几个不同的答案。

但其实我记忆能力在某些方面很好,例如每次大考时,我的关键复习时间其实只有一个小时——也就是考试前那个小时,然后考试后又全部忘光了。那一小时的记忆虽然不能让我拿个A+,但A-还是差不多的。Nasofe说 这是我的“血统”问题,但血统这问题听上去太严重了,我更愿意归咎于听上去更轻松点的迷信:双子座+AB型的特征在起作用吧?

在这个blog里你几乎很少看见我引用某某某的名言。当然读书少是一个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我的记忆问题,如果我记得一句话,那么我一定不记得它是谁说的;如果我记得谁说过话,那我一定不记得他说了什么。其实这两种情况还算好的了,更多的情况是,作者和名言我都不记得,只记得原文的大意。

我觉得增强记忆的最好方法是写下来(当然如果你看过我的关于页面,你会发现开设这个blog的原意就是让我记住东西),但问题是,我又是一个比谁都懒的人物。像考试,逼一下勉强能记住几个小时;而如果我看不到自己的死期(deadline),我就没有丝毫的动力。我试过用GReader,Twitter,或者Diigo索引名言,但太复杂,而且很难整理——做IT的同学,这也许是一个商机。

因此我今天在侧栏上加入了一个新的栏目,收录名言,以后我有事没事就往里面加点东西,以后我自恋欣赏我自己blog的时候,可以顺便增强一下记忆。这个栏目在首页中可以看到。我暂时将其放在了最底下,以后能找到更好的位置,或者改成三栏式的时候我再换。

当然,和我的所有文摘一样,我得声明,显示那里的东西并不代表我赞同其观点。

几件杂事

先说重要的。

你也许已经注意到了,Google最近正在整合Feedburner,将用户全部转到Google帐号下。如果你没转的话就要赶快了,否则2月28日之后就要出问题了。

不过让我不好理解的是,转就转吧,但Google把feed地址给改掉了,很二的在原地址里面加了一个2,变成feeds2.feedburner.com/yourname,我不知道是否有这个必要?当然东西在人家手上,不改也得跟着改。下面是新地址:

如果RSS订阅的同学和我一样懒的话,没有必要现在改地址,Google帮助文档中说对老地址的支持将会一直持续下去,访问老地址会自动转到新的,而如果已经订阅老地址,也照样能收到更新。不过我的建议还是,在你下次整理阅读名单的时候,还是顺便改掉吧。

这次更改也不免让我考虑到一个问题,feed的地址有多安全?就如众所周知的,feedburner是GFW重点照顾对象,而且服务商本身的信誉也是个问题,今天来个feeds2,明天如果再升级一下,会不会变成feeds3或者是4?

本来我想就这机会把feed换成自己的域名,但没想到feedburner的mybrand更二,不能以feed.arctosia.com这种方式绑定,必须在后面加上feed原来的名字。例如feed.arctosia.com/bbchina。这就完全丧失了规避风险的能力,还不如不要。

Qwerty同学寄来了我的blog在某台电脑下的截图,环境是MAC OS X/Firefox 2.0.0.14

MAC/FIREFOX 2.0.0.14
MAC/FIREFOX 2.0.0.14

我很不酷,所以我用PC,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但我用browsershots测试了MAC 下的Safari和Firefox,显示均正常,因此我怀疑这不是我的问题,英文MAC对中文支持不好?不像,这是UTF8啊。Firefox老版本的问题?

如果有用MAC的同学知道原因,不妨指教一下。我问过Google了,好像没人碰到这种问题。

最后发点牢骚,如果你常常在你的blog/网页里加很多图,请看下去。

很多人在加入图片的时候喜欢偷懒,用img src=指定了路径之后,其他的alt什么就不管了,也不特别指定图片的大小。这是很不好的习惯,一是不太合标准,二,最重要的是,虽然这在绝大部分浏览器下可以以图片原大小正常显示,但如果图片太大,会对像我一样网速慢的访客造成非常大的困扰。

如果特别指定了图片大小,就算图片因为网速慢而没有打开,浏览器也会先根据指定的参数预留所需要的空间。而如果你不指定的话,浏览器只会在打开图片之后再来调整网页长度。在网页中还好,但在RSS阅读器里,明明我已经跳过了有图片的那一篇,但上文中新打开的图片会把我正在读的下一篇不断的往下挤,非常之恼人,要花时间才能找到刚才读到哪里了。

煎蛋是这个问题的长期惯犯。我知道Google Reader里改成List view,只查看标题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我凭什么要改掉我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