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党未来经济政策

接着昨天的blog。虽然不是经济专家,但尝试一下用最简单的语言描述新西兰现政府在做什么。

一个乡民是否“懂经济”,看是否认为经济状况恶化都是因为前任工党的责任就知道了。像Half Year Economic and Fiscal Update 这种文件,是对未来的展望而不是回头看过往的政策。说工党“借债过度”,“乱花钱”什么的都好,那是过去已经发生,无法改变且将一直存在的事情,是前一份未来展望发布时(5月份的budget update)已经存在的现实环境。如果对未来的预测恶化,反应的是两次展望之间的外部环境改变,或者现政府经济政策造成的效果。

不管是“大政府”还是“小政府”,我其实并没有多大意见。但需要理解的一点是,如果试图降低政府在经济中的比重(现在大约是30%),留下的空档必须要有私营部门来填补,不然就是人为制造衰退。政府紧缩支出还有加倍效果 —— 如果一个家庭瘦身10%,那就是少花10%的钱,而对政府来说,意味着下游经济活动减少,瘦身的同时降低自己的收入。这也是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

国家党应该不会不知道这个问题。那么如何增加私营部门的体量?那就又回到被说烂的事情上了 —— 过去20年,无论左右政府,也就只有引进更多吃饭的嘴(移民),加上炒房经济这一套打法。而现政府的旗舰政策中有什么真正能提高生产力的政策嘛?我是想不出。 无论是给炒房客减税,租赁或者移民政策,大多都是围绕着这个目的来的。哪怕基建方面,修一些BCR 十分可疑的道路,或者通过摧毁自然环境,大部分都只是追求短期效果,和制造更多房屋。

但问题是这一招似乎就要玩不转了。由于各种原因,新西兰的对移民的吸引力降低,加上大家都往澳大利亚跑,要达到和以往同样的效果,只能加倍引进更多移民。这个过程中必然要牺牲质量 —— 人口上升但是人均GDP和GDP总量双双下降,就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而就最近的工签政策变化来看,这个趋势看来还要继续持续下去。

奥克兰的房价虽然比2020年的高峰下跌了20%左右,但这是基于疫情后畸高的房价基数,实际上对一个平均工资的家庭依然难以负担。要重启炒房经济,就必然要继续垒高私人债务水平,让一般家庭背负更多房贷。这除了打击消费之外,这还有多少空间是非常值得怀疑的。降息也不太可能完全回到过往的水平,新西兰人的Bank of Mom and Dad 也不是无限金钱的作弊码,掏完了之后,可能唯一还能期待的就是移民带进来的资金。

(这个问题虽然有第二个解 —— 增加城市密度,从而把一个固定区域的基建和土地成本分摊给更多人,降低家庭房贷和地税负担同时继续大搞住房建设,但这不符合boomer 党的意识形态,绝对不可以碰。)

所以简单来说,就是旧的增长点已经不再存在,但是没有,或者没有政策扶植新的增长点。这个前提下砍政府支出,自然就是现在的效果。而现在看不到国家党有任何抛弃毒品依赖的倾向。在背后的利益团体把持下,只可能继续加码下注 —— 题外话,要预测这个政府未来两年准备干嘛,从这个起点开始就行了。

但本质上无论是左右政府,反应的都是现实民意。而过去20年尝到的甜头,使得每个既得利益者都想让躺着赚钱的好事无条件永远持续下去,而哪怕只是被迫上船的一般家庭,也自然不会愿意看到自己资产的名义价值下跌。当然世界上并没有这种好事存在,而选民没有意愿主动转型的话,就只能等到大限来临的那天被迫改变了。

至少从政治方面看,austerity doom loop 所需要的条件已经全部都在了。能否跳出这个圈子,全看选民意愿。但是对移民来说,未来几年着实不适合把自己的身家押在这里。你看中的身份,政府看中的却是你的全部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