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条”red tape”

岛国的房产专家大概都知道building code 中这么一项规定 —— 如果一个建筑的高度小于建筑和最近边界的距离,哪怕是通常豁免的小型建筑也需要申请建筑许可building consent这条规定最近被Seymour 宣布为“red tape”。小型的garden shed 可以沿着边界修了。

不是建筑行业的人,但我知道这条规定的来源是为了火灾或者建筑倒塌时避免波及邻居。但具体有什么研究数据支撑这个结论,又是是从什么开始的,确实让人好奇。网上搜索了一下似乎并没有明确的reference,只知道1991年的Building Act 就有类似规定。这看上去更像是过去的经验总结。

不过我觉得更值得说的是,不管是否把这个要求看作red tape,很多人的后院都是有“违建”的。乡民们garden shed 大概率都是建在某个角落,顶着或者靠近边界围栏。从技术上来说,这并不合规,但似乎很少听到谁真的专门为那几百块钱的shed 去申请建筑许可。传说中没事找事干,处处跟人们作对的官僚机构似乎也并没有翻墙到每个人的后院,强拆掉“违建”。现实是只要邻居没投诉,也没对邻居造成任何风险,地方政府并没有精力,也懒得管这种事。

岛国MAGA 口中的”red tape” 不乏这种例子。前段时间大张旗鼓宣传的将理发店从官僚机构中解放出来,看上去也是如此 —— 半个世纪前的规定现在可能并没有实际意义,但没见谁因为理发店里不能放零食,喝酒,或者带狗进去而导致生意进行不下去了。虽然不是熟悉的行业,但现实中大概率也是那种不告不理,风险极低的政府规章。

这种规章直接取消了也不是不可以,但需要意识到一点—— 议会以及内阁讨论问题的时间也是一种有限的资源。每年的会议时长就那么多,这些问题是真的火烧眉毛需要立刻解决呢,还是Seymour 实在是找不到传说中残害百姓的red tape了,只能翻出这种例子。

我是确实好奇对garden shed 的规定是怎么来的,毕竟谁会反对删除过时和冗余法律文件?但新闻稿和政策页面中完全没有提及政府对放宽规定带来的风险做了什么研究,收益是否大于风险。

不过作为个人生活经验来说,shed 里面大概率都有一罐汽油,也许还有电动的打边机之类的,个个都是潜在的火灾风险来源。至于奥克兰的华人乡民们有多少有意建了一个大shed 里面搞个煤气罐炒菜,或者直接出租,这个更是不用说了。

要是哪天邻居一把火烧过来,到时候会是谁的责任呢?随手一搜便知这并不是完全没有发生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