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国版教材审查

最近新闻中,传说中国家党内最进步的部长,未来的总理下令从儿童识字图书ready to read 系列中取缔除了人名之外的毛利语。不管是不是被迫的,这层面具大概也是不用再维护了。

不过先说点其他的。前段时间看到一个帖子,新西兰各个地区名字的来源语言。看评论似乎并不是很多人意识到新西兰地名和印度的联系。

新西兰的殖民时期正好和“jewel in the crown” 印度被统治的时间重叠。作为时代印记,很多地名持续到了今天,比如说奥克兰人把自己城市外的神秘地界雅称为“孟买山南”,惠灵顿有主要城区和街道直接就是印度名。在Hawke’s Bay这边,主要城镇都是以当时的印度殖民地官员命名,城镇内也不少类似 Hyderabad, Meeanee, Lucknow 之类的路名。

细究下去的话,这些地名大多都不是直接用印度借来的。通常都是通过某艘船名,或者某个官员或农场主在印度生活或者任职过的地方,绕了一层关系之后出现在地图上。

不过真正想说的是,日常生活中当人们提到Coromandel,或者奥克兰的广播里说Khyber Pass Road 现在的交通如何时,正常人都不会觉得有半点异样,或者觉得这些称谓和纯洁的岛国格格不入。这是因为时间够久,这些词语已经彻底融入本地语境了,本质上就是新西兰英语词汇。

同样的,在说到毛利语词汇时,真的会有乡民说到“kiwi”之类的词时,会觉得是在英语中掺杂毛利语嘛 —— 这本来就是新西兰英语中的词汇。

家里的小型人类最近也在跟着学校学习这套书籍。虽然还是低龄入门版,没见着毛利语词汇,但每天的家庭词汇都是我负责读书,所以也好奇,提前超纲一下,看看里面都有什么词。这套书在网上可以免费下载,所以找到并不难。

结论就是和上文一样,那些词本来就是新西兰英语词汇。如果是纯粹的外国人,不知道这些词汇可以理解,但本地人在谈到毛利部落集会的那个地方时,如果非要维护英语“纯洁性”,不能说Marae, 而把这个地方喊成 “Maori Meeting House” 不仅感觉挺傻的,意思也完全不一样了。或者就像下图里一样,跳舞时甩的那个球不能叫poi, 大概只能叫dancing ball?

而说毛利语版本的不含英语,所以要对等,那就完全是扯淡了。毛利语中的英语借词何其多,随便翻了一本都能看到。不过反过来也是一样的 —— 毛利语作为母语的人口会认为他们在说英语嘛?当然也不会。

教育专业的问题留给专家。不过就个人经验来说,我并没有发现家里的小型人类会混淆英语,中文拼音以及毛利语的发音规则。而一句话中混杂不同语言的词汇,这是学习语言时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 这也正是语言吸收外来词汇的自然表现。但哪怕不用特地强调,问他一个词属于哪个语言,似乎也从来没有答错过。

作为天朝人,对“维护语言纯洁性”这种行为并不陌生。我个人是不喜欢用R 开头那个词,但这看上去确实像岛国现政府讨好某群体的virtue signalling。明面上的要求是不能使用毛利语,但就像之前例子,Marae 不能叫Marae 的话,最直接的解决方案大概是识字读物就不要涉及原住民文化了,简单省事。

这个南太平洋岛国的名字

平时偶尔想起来,就会跑去看看Media Council 的各种裁决。这个娱乐项目大致可以等同于观察岛国的MAGA行动党选民最近的两分钟仇恨对象都有些什么 。大部分投诉毫无意义,纯粹浪费时间,但民主社会里又不得不认真对待他们并付出相应成本。

回顾放假错过的内容时,看到了一个非常meta 的投诉。简单来说 Stuff 的主编写了篇专栏,表示最近对使用“aotearoa” 这个词的投诉增加了。

这是岛国版MAGA 长期的仇恨点了,不是什么新问题。但这篇文章非常聪明地引用了目标群体的偶像,行动MAGA党党魁的发言:

“There’s a Māori word for New Zealand, there’s obviously New Zealand. The Māori word Aotearoa is on our money, and it’s on our passport, so I would just make the argument that while I prefer to use New Zealand, I’m not here to stop other people using Aotearoa.”

然后这篇文章就又因为同样的原因被投诉了

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很简单。如果在岛国街上随机拉个路人问England, Britain, Great Britain, United Kingdom 的区别是什么,他们能答对嘛?当然这并不妨碍在日常生活,甚至媒体中混用这些词来代表英国。

而Aotearoa 这个词本质上就只有一个问题 —— 它是毛利语,不是英语(虽然技术上我认为这个词是已经进入新西兰英语的英语词汇,但这是题外话了)。 剩下的就是老生常谈了,说多了就会伤害他们的感情。

而在媒体之外,日常生活中对国家的称呼就更没有什么争辩的意义了,爱叫什么叫什么,这是各人自由。我喊天朝或者岛国之类的早就成习惯了,也没有人假装不知道这些地方在哪儿 —— 虽然我非常刻意地区分天朝和中国两个词之间的区别。

这群人中最近新产生的一个说法是,我反对不是因为这个词是毛利语,而是错误的毛利语,正确的词是”Nu Tireni”。这大概就是“天朝”与“中国”之间的区别,让他们理解英语音译和本土词汇之间细微的政治意味差别,确实要求太高了点。

而在天朝墙内,更新迭代的速度之快,“东大”之类的词更让人摸不着头脑。但无论我喜不喜欢这些词,我没有必要假装我不知道它们是什么意思。谁要是闲得在网上每篇帖子下面挨个去纠正这是中国,不是天朝,兔子,东大,或者一万个名字中的任意一个,大概率会被看作神经病—— 但在岛国,真的就不乏这种人。

这说来说去还是和其他事一样,有了这些仇恨对象之后,政客真正在做的事就没人关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