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一下

杭州一群学生,对学校多次补课,拿走他们的假期不满,不远千里,跑到了美帝的服务器上,开起了抗议页面,要求学校还给他们的假期。作为一名曾经的中国学生,我深有体会,用网络的方式支持一下,给个链接,为他们的PageRank投一票:呼唤学生正当休假权益 揭开教育圈的潜规则

我以前最怕的就是长假,那个时候的长假,如果你记得的话,是3天假期+借来4天周末拼在一起。可实际上,作为一名学生,不仅7天假期要至少补课5天,理论上被“借走”的那4天周末还得照常上课。如果你仔细算一算,学生不仅一天假期没有,还多上了课,你说这个所谓“假期”可不可怕。

我希望我这里的读者不会说出“这是为了学生好!”之类的语言。孩子嘛,该玩的时候就应该玩,人之天性,是无法抹杀的。别说小孩了,大人都知道要劳逸结合,效率才能高。如果学校想要一个好的成绩单,那学校领导可以自己再去考试,看看他们能考多少分。

说到底,国内官僚老有一个毛病,如果别人不发声,就可以当他们不存在;而一旦闹大了,就是一小撮加大量不明真相群众。

大家在一起是要互相尊重的,而不是从上到下的管教。

补充一下,我居然忘写了最重要的部分。要求假期只是表面现象,真正让我感到惊奇的是,这些学生的手段。在我们的年代,建网站,抗议,甚至用法律依据为自己要求合理权益,这些简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可他们都做到了。

而且他们还知道河蟹:)

所以,这个社会还是有希望的,国人并不是天生逆来顺受。

国庆

我一直觉得“祖国的xx岁生日”这句话中有一个问题。中国是一个拥有3-5千年历史的国家——那为什么我的祖国今年才59岁?这马上就能证明这个生日不是“祖国”的生日,至于是谁的生日,我就不说了。

当然,有个假期总是好的,特别是对于股民来说.今年的假期可真的是救了股民的命:本来应该是从10月1日才放假的.

不过很多blogger也放了假,没得看的,我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话题了,闲聊吧。

昨天曾经有人问我这里放不放假。这种常识性的问题其实可能和你想象中的答案不一样——这里的确有人享受国庆长假,那是大使馆和领事馆的工作人员。我一直觉得他们是最幸福的人,新西兰的法定假期他们不会放过,而中国本土的假期他们照样一个不少。

有种说法是,中国往新西兰这种二三流国家派的人员,一般都是那种“不怎么样”的。

新西兰本身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国庆。当今的“国庆日”为“怀当伊日”2月6日,纪念建国文件怀当伊条约的签署。不过当年毛利人不懂国家主权和治权的区别,所以有部分人至今不愿接受现实,觉得自己是受欺骗的,而国庆日常常变成了上街抗议日。

另一个可能的国庆是女王生日假期。不过新一代的新西兰人对住在地球另外一边的名义上最高元首并没有什么感情,这个假期也不是女王的真正生日。英国女王可能也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之一,由于英国的历史和影响力,有很多至今奉英国君主为元首的国家都有这个假期,而每一国的假期均不同,也就是说,女王可能是一年生日最多的人:)

所有庆祝这个假期的国家和地区,似乎只有福克兰群岛的假期和女王的正确生日是同一天。

就现在来说,懒散的新西兰人正在经受着所谓一年中”最难熬的时光”.上一个假期是6月2日的女王生日,而下一个假期是10月最后一个星期一(今年是10月27日)的劳动节,中间相差将近5个月.

所以说假期还是就让人们放假,不要加上太多的意义为好.

冬天到了

今天是新西兰的“女王生日”假期,为了庆祝女王生日,全国放假一天。

不过今天其实根本就不是女王的真正生日,假期固定于6月的第一个星期一,而女王的生日是4月21日。这假期存在的主要理由还是为全国的冬日活动拉开序幕。一个常识问题:南半球的季节是反的。很多人都用这个假期出门滑雪,登山之类的。

不过我不行。这段时间是我最忙的时候,天天工作都做不完。虽然新西兰四季温差不大,但习惯了20多度的夏天之后,10度的冬天还是不太舒服,打字时手都要哆嗦。

所以,你也注意到了,这里的更新比前段时间少了很多。当然,我本身就对这些政治方面的事情有点厌倦了。国内的媒体们还是在一如既往的选择性报道,断章取义的硬生生把莎朗斯通的话砍成两半。他们没把这种手段玩腻,我可写腻了。

还是关心关心更平常的事情比较好。新西兰没啥好的地方,就是自然。一惯不喜欢自然的我也养成了种花种菜的习惯。夏天快结束时我种了一些植物,现在都冬天了,照样结果。

分享一下“收获的喜悦”。(点击有大图)

柚子树

辣椒

这里的土,只要不是烂泥或者石头,你扔点种子下去,总会长些东西出来。

很多人感觉新西兰就这一点好,很多留学生在介绍自己为什么来这里时,第一个理由大半也是“自然”,“空气清新”,而鲜有人说这里“发达”,“先进”。

不过另外一方面,最不喜欢去逛国家公园,野营,徒步的人恐怕也是这一群。我到不是说这就不好,但既来之则安之,不好好享受这里好的一面,而天天在家里一边玩网游,一边抱怨,那纯粹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

我可能还会忙一段时间,直至六月底左右吧。这里的更新可能不会中断,但会大量减少。如果你订阅了我的文摘,我的阅读可能也不会和以前一样频繁。但还会持续更新,我也一直在关注一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