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牛和奶

这是闲扯,没兴趣的人可以忽略。

我在这里访问过几次奶农的农场(不是旅游目的),也动手挤过奶,所以对整个流程稍微有些了解。

农场主一般在每天早晨挤牛奶。他们一般都算好了时间,等挤得差不多的时候,恒天然(Fonterra)的冷罐车也就来收货了。如果当天冷罐车出了什么事情,没来,一般的做法是把牛奶倒掉以保证最终成品的质量,再说一般的农场也没那么大的储藏空间。

搞这一行业至少就我看上去并不难,只是有点累。但如果想获得高质量的牛奶,那还是有点难度的,要对奶牛像老爷一样养着。农场主介绍了很多方面,我只记得那些在外人看来比较夸张的要求。要给奶牛吃最好的草,尽量避免让奶牛长期吃干草(但在冬天这很难避免)。为了达到这一点,一些农民有冬夏两个牧场,季节一到,或者其中一边的草被吃光了,就把自己的奶牛转移。

畜牧场还要选择土地肥沃,地势平整的土地——不能让奶牛整天爬上山丘去吃草,一旦把奶牛给累着了,奶的质量就不好了。

另外虽然下雨对草的生长很重要,但如果雨量太多,吃草太快,会导致地面成为一团烂泥,也不好。具体是什么原因我忘了,好像是奶牛要花更大的力气在烂泥中行走(更累),或者还是导致奶牛心情不好之类的。

至于牛奶到达Fonterra之后的处理过程我并不是很清楚,有空我得去参观参观。

新西兰普通家庭一般是喝超市冰柜里包装过的鲜奶,除了婴幼儿之外,极少遇到有人吃奶粉的。我并不喜欢喝牛奶,所以并不像很多人那样“每天一杯”。但只要你喝过这里的牛奶,你都能意识到这和在中国喝到的牛奶的口味完全不同。

当然,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中国国内市面上的鲜牛奶或多或少的都掺了点水和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但喝点水至少对身体无害吧?

呵呵,一点闲扯,仅供参考。不过你将来要来新西兰旅游的话,如果你来自城市,我建议必须去体验一下剪羊毛,挤牛奶,摘葡萄之类的农民生活——这个国家值得骄傲的就包括这些东西。

哪里出了问题?

这两天三鹿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又有了新的发展。

首先是质检总局查出22家公司的婴幼儿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类似伊利之类的大品牌也有上榜。这下有点恐怖了,婴幼儿奶粉都如此,成人的新陈代谢更强,谁敢想象成人奶粉中的三聚氰胺含量?

中国外交部虽然很不好意思,但还是间接证实了新西兰对于事件前后经过的描述。我常说,很多时候,中国人的福祉是要靠洋老爷来争取的,很遗憾,这不幸又成为了一次事实。

这也说明了,河北省地方政府,在处理三鹿这件事上是有猫腻的。具体是什么,不好猜测,这是他们共党内部的事,就让他们共党内部自己决定让谁负责吧,反正我们也改变不了什么,共党说什么那就是什么。

我所感兴趣的是,三聚氰胺是如何进入奶粉中的。在网上的大量资料已经显示了该化学物质只是微溶于水,如果是在原材料阶段被加入的,应该很容易发现。特别是三鹿把牛奶从奶农那里运走时,都应该是使用的低温的冷罐车。有一丁点化学知识的人都应该知道,这意味着三聚氰胺更不容易溶解,而更有机会导致沉淀。

在网上看了很多人的猜测,我觉得这个猜测是最合理,最符合已知事实的:

大家注意这次三鹿奶粉事件,受“污染”的都是最便宜的18块钱一袋的婴儿奶粉,显然,三鹿为了占领农村奶粉市场这块最后的肥肉采取了低价倾销战略,但是卖这18块钱一袋的奶粉连本钱都不够,大量生产岂不亏老本了吗?于是三鹿为了节省成本,在奶粉中添加廉价大豆蛋白粉来替代奶粉,这大豆蛋白粉本来也没啥大事,但是,恰恰这次里面被添加了伪造蛋白质的三聚氰胺这高科技玩意,于是最终制造出这起轰动全国的三鹿奶粉事件。当然,成人奶粉中肯定也添加了这种高科技玩意,因为成年人的代谢能力比婴儿强大得多,除了特殊的病人,自然也不会有中毒事件发生。另外,如果你想知道三聚氰胺这玩意在中国食品工业和饲料工业应用的广泛性,“蛋白精”也许就是这个玩意!

我对行业不熟悉,但抽查不合格名单中的很多品牌我都没听说过,我想也不会是什么高端奶粉。这也合理解释了为什么问题没有被发现——大豆粉一般都是在最后才加入奶粉。

另外,这个猜测也能够合理解释“三鹿主动加入大量三聚氰胺”这条假设的不合理之处。三鹿是免检产品,它没有必要冒着酿出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风险去达到那个基本没人会去检查的标准。

另外抽查报告的结果也似乎应证了这一点,虽然很多样品都查出了三聚氰胺,但只有三鹿的样品是异常的高——别人是100毫克或者更低,而三鹿是上千毫克。我想专业人士不敢如此下猛药。

当然,如果还有更合理的解释,我会放在这里或者文摘中……

相信谁?

看上去新西兰官方对三鹿奶粉事件的说法和其他资料有些不一致。有人问我谁说的是真话。

在看到物理证据以前,我暂时相信新西兰官方的说法:河北当地政府阻挠产品召回。原因很简单:

1、新西兰政府平时虽然爱耍点小聪明,但在大是大非上绝不含糊。查看其历史记录就可一见。像这种要求召回没被允许,结果还要继续争取让自己受损的这种事完全符合新西兰人性格。

2、11月就要选举了,工党现在本身就落后,海伦克拉克是一位政治经验相当丰富的领导者,不太可能蠢到在这个时候公开以总理的身份说谎,特别是说那些对选举无助益的谎。

3、恒天然(Fonterra)在新西兰是一个大品牌,基本上每家每户的冰箱里都能发现它的产品。该公司过去记录良好,无论是在新西兰国内还是国外。

4、新西兰不太可能对中国有什么狼子野心

新西兰方面说谎的可能性也有,但如果说谎,多半是恒天然对新西兰政府说了谎。我觉得这个可能还不小,再强大的跨国公司,到了天朝,都有彻底“天朝化”的趋势(请参考Google, Yahoo)。恒天然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加深了我的疑虑:在新西兰的发言人说,很可能有人往故意原材料里下了毒

新西兰先驱报:中国官员阻止了恒天然的召回要求

很久没翻译过文章了,这篇有点意思,翻译一下。如果你有兴趣的话,不妨综合这篇文章,和已知的资料,画一条时间线对照一下。

至于其他来自新西兰的消息,请参考我的文摘。我有预感这事极有可能对选举产生影响。

China officials ‘blocked’ Fonterra milk recall | 中国官员阻止了恒天然的召回要求
New Zealand Herald|新西兰英文先驱报
2008年9月15日

(这篇文章发表于新西兰先驱报的网站上,中午1.02时更新过一次。这是更新后的版本,和先前版本差异巨大。先前版本在本blog下第一个评论)
原作者:先驱报编辑,新西兰报联社
译者:Arctosia

新西兰官员最先对造成一名婴儿死亡的被污染奶粉的危险性发出了警告,总理海伦克拉克说。

被污染的奶粉是由新西兰乳制品巨头恒天然(Fonterra)所出资的合资公司,三鹿所出售的。这起事件让人担心新西兰的名声在中国这个拥有巨大市场国家受损。

新西兰绿党正在向政府发难,要求解释为什么这件在8月份就已经发现的事情不能马上告知公众,而要等到上个星期才进行全面召回。

但克拉克总理说恒天然一直在努力尽早召回产品,但被中国地方官员阻止。

总理告诉新西兰电视一台的早间节目Breakfast说:“他们(恒天然)为了能够召回产品,向地方政府争取了好几个星期,但没有产生效果。”

总理表示,她是在9月5日第一次从恒天然知道该事件的。 三天后她召集了相关官员,要求他们跳过当地政府,直接向在北京的中央政府报告此事(译者注:有消息说是新西兰大使直接联络的中国外交部官员,紧急转告恒天然要求召回被阻的事件)。

“你可以想象,新西兰官方向中央政府强烈表示出了此事的重要性,这直接影响了当地地方政府的态度”, 总理说, “在地方层面,当地官方的第一反应是避免召回产品,试图掩盖此事。这不是我们新西兰可以接受的态度。”

绿党卫生事务发言人 Sue Kedgley说,恒天然应该在获知消息后第一时间告诉公众。“但恒天然什么都没说,在这期间更多婴儿因此患病。恒天然应该跳过地方官员,要求全国范围内的产品召回。”

Kedgley说,虽然她对新西兰政府将此事件直接告诉了中国官方感到满意,但仍然对该消息没有及时向公众报告感到失望。她同时提出了在新西兰国内缺乏原产地标识的食品,可能会让一些消费者不能意识到一些奶制品其实是从中国进口的。

克拉克总理希望这起事件不会影响恒天然的声望,但说这件事表明该公司不能用“幼稚”的手段来管理外国的经营,而必须要随时保证自己的高水平。

总理说:“从我得到的消息来看,我认为恒天然在该事件中一直是负责任的,但中国地方的政治系统倾向于掩盖事件,不过我得说在我们将事件的严重性告诉中国中央政府之后,他们的行动是迅速的。”

奶粉被一种名叫三聚氰胺的工业化学品所污染。它能够使得产品中所含的蛋白质含量显得更高。根据报道说,这已经导致一名婴儿死亡,至少432婴儿的肾脏受到损伤。

贸易部长 Phil Goff 告诉新西兰报联社说,其他大型企业,例如雀巢,也曾经遇到过类似的事件。这有可能是其他公司提供了受污染的奶粉。

恒天然拥有43%三鹿公司的股份。恒天然在9月11日要求了召回受影响产品。

中国政府已经命令三鹿停止生产。

恒天然的发言人说,他们在中国当地的代表前段时间在争取和中国官方会面,讨论该事。 “我们将会尽全力协助调查。但现在因为调查没有结束,我们不能透露更多详情。”

新西兰商务中心道德伦理事务主管Rodger Spiller说,“如何处理该事件对恒天然的利益影响巨大。他们最大的财产就是名声,人们可以从该事件中看到这是否还是事实。”

中国官方的英文报章中国日报说,在承认8月6日之前的产品遭到污染之后,三鹿已经承诺对此事件展开自己的调查。至于为什么8月6日之后的产品没有问题,现在还不清楚。但这个时间和恒天然发现该问题的时间巧合地一致。

有报道指出,三鹿早在今年三月就收到过投诉,并且召回了部分产品,但并没有将该事报告政府。

三鹿的所在地,河北省副省长Yang Chongyong说,当局要知道奶粉受污染的消息是否被压制住了。“我们将会调查各级政府是否有任何玩忽职守的行为,或者是否有任何官员试图压制消息。”

“如果我们发现任何人做了这种事情,我们决不姑息。”

根据美联社的报道,中国的卫生部长指责恒天然的合资公司,三鹿没有及时向公众发布消息。

中国官方表示,已经有19人因此事被逮捕,78人正在接受询问,试图找出化学品是如何被添加进奶粉的。

官方表示,他们在9月9日之前没有收到关于该事的警告,虽然三鹿早在3月份就收到过投诉,在8月份就发现了三聚氰胺污染。

关于 … 三鹿

我不是专家,是不是奶粉导致的肾结石,我不知道……请关心我的文摘。

我只是想说一个信息,这事件和新西兰有关系。新西兰乳制品巨头Fonterra(恒天然),前段时间(去年?)才收购了三鹿集团43%的股份。虽然现在证实Fonterra没有提供任何有问题的奶粉的原料,但如果三鹿最终负上全责,那也将会对Fonterra是一次异常严重的打击。

当然,是谁的责任,就是谁的责任,这个是没得说的。如果有人有意隐瞒事实,那绝对不能饶恕,一定要将这些人扔进监狱,受害的都是我们的未来啊。

给国内的读者……Fonterra是国际乳制品业巨头之一,大概1/3的国际交易都经过其手。它是一家典型的共口产口主口义企业——股东就是10,000+名给企业提供原材料(牛奶)的农民。我想这是一个好方法,让农民入股,干坏事的机会也就小了很多。

Fonterra是新西兰最大的企业和最大的出口企业。每年对股东(农民)的分红相当于经济的风向标,分红多了,大家开始担心农民到处乱花钱促进通货膨胀;分红少了,大家开始担心新西兰经济是否陷入衰退。

这件事对Fonterra很可能会产生影响,持续关注中……

——–

另外,很遗憾这个星期的一九八四读后感可能无法按时奉上了(还是没能坚持住……)。因为其他人要书,我把书还回了图书馆,而要在至少下周才能重新借出其他版本。周一到周四也没怎么阅读,关心世界末日去了:)结果看了半天还是看不懂那些生涩的物理概念。

【2008大选】11月8日

海伦老大姐今天正式公布了大选日期——11月8日,标志着选战正式开始。

这个日期和不少人预期的一样。这届选举的日期很难选择,传统上新西兰在星期六投票,而11月1日有橄榄球队All Blacks比赛(是的你没看错,橄榄球比选举重要),而11月14日是坎特伯雷地区的公众假日,10月25日的周末是长周末(劳动节),很多人都会出门旅行。

不过11月8日也有一个问题,美国选举将会在三天前左右刚刚结束。无论是谁赢,对工党都会产生问题。奥巴马的主题是“change”(改变),而工党已经在台上坐了九年;如果是麦凯恩赢,同属右翼的国家党也会占优。

所以说你该输的时候,是无论如何都逃不了的:)

第二十八个

小国家有一个好处,人少,面积小,方便管理。传说中六七十年代之前,新西兰的就业部长可以报出每一个失业者的名字和居住城市——因为就那么几十个。

至于想起这一点的原因是,今天凌晨在奥克兰地区曼努考一名警员在执行任务时中枪身亡。我看新闻才知道,新西兰每一个因公丧生的警员都留有详细的记录,今天早晨不幸牺牲的警员是全国自1890年以来第28个死于执行任务期间的警员

这数字看上去不怎么样,但这个国家的警察平时执勤是不带枪的——也就是说,如果突然遇到开枪的犯罪份子,他们能做的就是跑回警局拿枪,或者坚持在现场,直到值班警长拿枪到现场。

今天的这个案子就是如此。两名便衣警员试图在深夜偷摸到贩毒成员所居住的房屋外,向他们的汽车上安装追踪装置。不过没想到被发现,对方开枪,两名警员只好徒步逃跑,但人家开着车……所以马上被追上,一人当场身亡,一人还在医院里。

让我感到很惊奇的是,他们明知道面对的是贩毒帮派的成员,他们也知道曼努考市(Manukau City)是新西兰暴力犯罪重灾区,居然还让两个冒最大风险第一线警员不带枪,而安排的后援则在几条街之外,知道出事再赶到现场根本就来不及。

新西兰民众历来不希望警方带枪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如果警方带枪,那么犯罪份子就更有可能使用枪支,而直接受害的则是公众。这在以前也许是正确的,但现在是就算你不带枪,对方也会开枪,这不得不让人重新思考这条政策了。

在这个国家,警方出了任何事情,那都是大事。这起事件虽然情况还不明了,但警方仍然需要解释很多事情——被发现之后,那两名警员有没有表明警员身份?而警方是否低估了该行动的危险程度,不负责任的把警员的生命置于危险当中? 如果让开枪者说“我以为我是在打小偷”而逃脱严重刑事罪名,那才是真正的不幸。

无论如何,我要向两名警员致敬——就算是逃跑,他们也是沿着最容易被发现的路边逃跑,而不是躲在其他居民的花园中。

又是一个情字?

薛乃印的事情还没有完,前几天的一起谋杀案受害者又被证实是华人。虽然警方现在没有透露案件的更多细节,但据华人社区里传言,很可能又和感情有关。

被害者叫Yi Ren(英文名Tina),今年30岁,来自中国北京。她的尸体于2日下午在奥克兰Newton的公寓中被发现。

一名23岁的华裔男子已经因此案被逮捕。是的,你没看错,23岁和30岁。这有点让我搞不懂了,也许和情没有关系,不知道,要等警方透露消息。

此男子已经与今天在奥克兰地区法庭提堂,但法庭禁止媒体在下次开庭之前公布此人的姓名。

不知道我blog的订户中有没有本地心理/社会系的大学生。有的话不妨做一下研究。华人之间的暴力犯罪,我印象中,很多都和感情有关。我们文有顾城武有乃印,还有前几年的那个把自己老婆送到妓院,然后杀掉的那位(叫什么名字来着,我忘了)。

这三起肯定不是全部,应该还有。

至少就我感觉,移民们在这方面的确是有精神压力的,毕竟是在另一个国家当外国人。而生活的不顺心很有可能导致感情纠纷。

很遗憾又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谨向死者家属表示哀悼。

检方:刘安安是被领带勒死的

老薛在监狱里住了几个月之后,终于又出现了(新西兰司法效率实在太低)。

今天在奥克兰地方法院召开了薛乃印谋杀刘安安案件的庭前听证会。检方在会上提供了更多关于案件的详细资料。

检方认为,薛乃印是在去年9月11日至12日期间用领带勒死了刘安安。薛乃印之后就逃往了美国。检方同时透露了在2007年7月,薛乃印曾经用斧头试图打破刘安安在惠灵顿的房屋的大门,至于薛乃印的动机,没有说。

听证会将会在这个星期继续进行,本博将会一直关注。如果你忘了这个案子……本博以前的记录在这里

【2008大选】工党公布2008年大选党内排名

给非本地读者,新西兰的选举制度和一般直接投票有些不一样。每个选民有两张票,一票给党派,一票给选区议员。和这类似的是台湾,议会的议席由政党选票的多少来分配,具体到个人,如果政党分到的议席比获得的选区多(通常情况下如此),那么剩下的名额将会通过政客们的党内排名递补。

我个人比较赞同这个方法,但这方法也有一个致命弱点:一个人就算输掉了自己的选区,也能通过党内排名进入国会。这不符合民主原则,我不明白为什么一个被选民否定的人也能进入议会?

工党今天公布了党内排名。先前由于预期工党本届将会损失不少议席,因此政客们为了保住自己的席位,党内排名的竞争将会异常的激烈。其实还好。除了有些人退休,递补上去的新面孔之外,人员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动。值得注意的是,这名单上增加了不少少数民族人员

至于华人政客霍建强(Raymond Huo)先生,第一次参政获得了党内排名第21的位置。不算好,但对于第一次参政的人来说,还可以。这个位置进入下届议会是没有问题的,2005年工党有31个通过党内排名进入议会的议员,排名最低一位大概是在第45位左右。

当然,如果工党今年像国家党2002年那样输得没了底,那就不好说了。

整个排名可以在这里看到。我个人预测是,35之前的人都可以算安全,之后就难说了。如果你需要对比,这里是2005年的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