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体育

忙完了,可奥运会也完了:(

这几天看大家讨论奥运留下了什么东西,我的看法是,中国人所热爱的”第一“名号又增加了一个,网络更加开放了(到现在还没被重新封锁,希望我不会在以后回来把这一点删掉),而那几个被划为游行地点的公园,告诉了官员们阳谋这一套还没有过时::申请者几乎个个有去无回——真正的开放和民主还是很远。

政治就不说了,说说”举国体制“这个东西。主要是看了这篇人民网的最新指示:奥运时评二十七:谁说中国不是体育大国

中国的举国体制长期在海内外受到批评。称其违背了体育精神,不公平的竞争,毁掉了那些成绩不够好的运动员的一生。具体例子我就不说了,大家都知道。

其实我个人认为,举国体制还是商业化都无所谓。参加体育,谁不是冲着那几个奖牌去的?主要问题是,这些体制的目的是什么。人民网的那篇文章提供的答案则是体制产生金牌,而”金牌大国=体育大国”。至于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要争“体育大国”这个名号,原因很简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偷换概念,产生“金牌大国=经济大国=天朝上国”之类的逻辑。

举国体制对那些体育不发达的国家,有时候是合理的。是先有金牌还是先有全民健身就像那个鸡和蛋的问题,一个项目金牌其实也可以鼓励大家参加这项运动;而如果体育发展全部依靠兴趣,商业,虽然也会有效,但所需的时间漫长,需要有一代人,甚至更久的时间在社会中培养出参与体育的文化。

我的结论是,体制只要对开展全民体育有益,那就是合理的。

但我们的问题是,我们似乎忘掉了举国体制——金牌——鼓励全民健身这条路线中最后的那个部分,而把金牌作为了这个体制的目的。大把钱培养运动员不是起带头和广告作用,而是去拿金牌,这个路线变成了举国体制——金牌——民族自信心、为国争光等等。

看看中国最近几届,特别是这一届的奖牌榜就知道了,金牌榜排名前十的国家中,只有中国的金银铜牌数量不成比例。而得了银牌铜牌在场上痛哭的中国运动员更是时有所见。

说到底,又回到了中国人把体育政治化这个老问题上。金牌被赋予了太多的意义,导致其在政治经济学中的价值,特别是对于体育部门的官员们来说,远高于发展全民健身的价值,因此很容易造成轻重不分的局面。

只有当有一天我们为了体育本身,而不是为了金牌而去参加体育,我们才会正确看待金牌的意义,而那个时候,中国才是真正体育大国。

地震了

震中所在地(点击大图)(来源:USGS,公有领域)
震中所在地(点击大图)(来源:USGS,公有领域)

不是中国,是这里。。。

在北岛的Hastings-Napier一线,11.25pm。新西兰本地Geonet报告震级为ML 5.9美国USGS现在报告的震级是Mw 5.4,震源深度30公里,震中离主要人口聚居区不到10公里,离奥克兰大约350公里左右。

Hastings-Napier两座城市人口加起来大约10万左右,按照我们的标准来说,不是什么大城市,但按照新西兰的标准,这算是地区中心城市了。

现在还没有具体的损毁报告。地震最高烈度为6度,应该并不是很严重,估计就是打碎几块玻璃。奥克兰一点感觉都没有,不像去年Gisborne外海那次。但根据现在的资料来看,首都惠灵顿可能有感。

希望没什么事……睡觉了。现在已经记录到了至少一次3.5级余震,估计还会有,不过应该没什么破坏力。

另外Geonet有很多很有趣的东西,比如全国各地地震监测站的准实时记录

不好吃的鸡蛋

没什么时间写,破一次例,转一篇吧。

一些人在对待批评的时候常常出现一种“有本事你来做啊!你都没做过凭什么评价别人”这类很奇怪的逻辑。这到不仅仅是限于政治方面的话题,番茄花园被抓的时候也有很多人这样反驳叫好者。

我相信我这里的读者中没有坚持这种观点的人,就不费篇幅解释这种逻辑为什么是错误的了。

很多人常常用鸡蛋来反驳这种逻辑,“是不是要自己下几个鸡蛋出来才有权利评价鸡蛋的口味?”。今天我看到,有网民已经将其演绎了,有点意思,转载一下。我不知道原作者是谁(QQ群里转的),所以无法署名,抱歉。

Read more

价值观

胡紫薇姐姐曾经转过一位法国外交部长的话,称中国在能够输出价值观之前,不会成为大国(这话真好,到哪里都可以用)。

价值观,换个更常见的词来说,就是软实力,文化之类的东西。如果你玩过《文明》(Civilization)这个游戏,对这个东西应该有很深刻的理解。刀枪很重要,但只要有自己的文化足够强势,敌人再强大,只要不被灭族,就有翻盘的机会。

不过中国人还有是一个老毛病——无论什么事,都会以最快的速度将其遗忘。紫微姐姐也就是半年前转的这段话,但现在你在去看舆论,“奥运让中国成为大国”这种观点到处都是,价值观这回事早就忘了,拒绝体育政治化更是不知道到哪里去了。

其实我们又能输出什么价值观呢?就像对待金晶或者刘翔那样的人格分裂症状?还是像何可欣年龄或者开幕式假唱那样作假?

不要和我说何可欣年龄问题是媒体报道失误。那么多家媒体真的就能报错一个人的年龄?包括.gov.cn结尾的体育局网站(原页面被删,这是Google快照)?对不起,在有更让人信服的证据之前,我认为一些成年人的诚信是有问题的,有种就别删这些页面,既然问心无愧,那又何必隐瞒呢?

事实就是,我们根本就没有价值观,国家利益就是我们的价值观,为了做一个“中国人”,可以放弃一些做“人”的基本准则。

就算有这个的所谓价值观,那也掌握在了真理部的手中。从何可欣这件事中可以看出真理部的厉害之处,再久远的资料,只要是不合老大哥意的,统统的都可以找出来抹杀掉。“谁掌握了现在,谁就掌握了过去”,你现在在网上再也找不到有何可欣“错误年龄”的新闻报道了,就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我相信,总有一天会有一个不幸的人被彻底从记录中抹杀掉,变成奥吉尔维同志。

其实话说回来,虽然何可欣的两个年龄中有一个是假的,但我更倾向于认为她确实有16岁,而城运会的年龄是假的。

这个女孩应该是第一次参加类似奥运级别的国际比赛,以前只在国内“交流”——而城运会是有年龄限制的。我觉得官方不太可能会那么傻开国际玩笑,应该是国内体育局把她的年龄改小了。原以为只是在自己家里开一次玩笑,和“国际形象”无关。可是没想到的是,说谎怎么都会留下痕迹,还是被洋人们发现了。

所以那些说“要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世界”的人,也应该明白,洋人不是傻瓜,他们有自己的眼睛,不会轻易的上当。与其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把自己搞成人格分裂,还不如大大方方的把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展示出来——真实的才是最美的,而不是打肿脸充胖子。

要发展我们的自己的价值观,就应该从正确认清自己的价值开始。

———

继续繁忙中,我还要消失两个星期左右吧。

始终不是一场纯粹的奥运会

以前我就在想,那些天天说要把体育和政治分开的人,要求一场”纯粹的运动会“的那些人,有哪些又是真正的懂哪怕是一丁点体育的?

李娜昨天在网球比赛中被淘汰出局。这倒无所谓,但比赛中间她对观众叫了一句“shut up”(闭嘴),很多FF们就不干了。

我看了新闻报道中的片段,实话说,那此起彼伏的加油声实在是大得吓人。特别是每当李娜击到或者将要击球时,那声音简直是……

我就不说素质的问题了。但这种现象的出现告诉了我很明显的一点:坐在观众席中的中国观众,恐怕就没有几个有一丁点网球知识的,不然都应该知道,网球是一项要求安静的运动,欢呼鼓掌可以,但是要在已经确定比赛者得分/死球之后。

虽然那句shut up有点情绪失控,但我觉得是完全情有可原的。观众吼完,比赛结束,他们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可运动员不一样,比赛就是他们的全部,备战四年就是为了这一天,所以他们要求绝对的专心。就像有个人在你专心工作时大吼大叫,谁都会不高兴。

不知者无罪,但据说李娜的那场比赛中,官方是数次提醒要求安静的。其实还得感谢李娜吼的是英文,虽然她无论吼哪国语言都会被FF们骂,但吼英文,至少说明那不是针对中国观众的,外媒也少了一点素材。

据说这种情况不少见。在体操和比赛中,热烈的加油声也是导致运动员失误的重要原因之一。比赛还没结束,只是刚刚完成了一个高难度动作,观众们马上就开始大吼大叫,全然不顾比赛还在进行当中——这太可怕了,体操一个闪失可能就不仅仅是失利的后果了。

总得来说,这些事情给我的感觉是,一些观众们是去表现自己“爱国情操”,而不是去看比赛的。要让别人知道自己多“爱国”,不出点声音哪行?不信你看看这里的评论就知道了,“是中国人就……”,“李娜不配做中国人……”。这和以前各次事件中的暴民没有区别,“爱国无罪”,所有影响到他们所谓“爱国行为”的人都是汉奸。

爱国本身是无罪,可那些以爱国为名而做出的事情就不一定了。

不过还好跑步不是一项要求安静的运动——否则我真为刘翔感到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