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次关于 … 杨佳

在我消失的这段时间,杨佳的终审也出来了,当然,死刑并不出人意料。

你从统治者的角度来想这个问题就觉得很合理了。公安毕竟是统治者用来统治你我的暴力机关,你一个人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把暴力机关给端了,而且七秒钟连续砍翻四个,这种人,如果不要你命而把这口子一开,以后哪个暴力机关的工作人员还敢为人民民主专政卖命?

当然,就杀人偿命本身来说,杨佳也确实该死。我同情他作案的动机,如果他在潜逃中,我可能也愿意收留他几天:),不过既然被抓住了,那也没什么好说的,接受现实为佳。

不过我还是认为,在这起事件中,杨佳和那些丧命的警察都是受害者。真正的凶手还是制度,拿走杨佳性命并不能解决社会矛盾这个根本问题。每个人都有头脑发热的时候,而在那个时候,人们可不会管你是暴力机关还是什么的。

【2008大选】我为什么反对一党单独坐大

可以说国家党的胜利几乎已成定局,如果工党在过去的两年中都无法拉近自己和国家党的距离,那么在接下来的两周中要做到这一点,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任务。

上周末各大机构的民意调查几乎都没什么太大变化,工党落后国家党13-18之间。换算成选票,120席的议会中,工党会有40左右,国家党可能刚刚过半。在新西兰的混合比例代表制(MMP)已经实行了10多年,经过了3年国家党政府和9年工党政府,还没有党派能够成功获得过半议席。这次国家党可能要开先河了。

但一旦此情况发生,这就又等于回到了新西兰之前的“三年独裁政府”式的民主。一旦获得执政权,政府可以为所欲为,而不用考虑反对党和民众的意见,MMP也就丧失了其意义,我个人也不认为这是真正的民主制度。

MMP所产生的效果并不单只是各党所分配到的议席数目。议会中有各种各样的委员会(Parliamentary Committee),负责审查各个领域的立法等相关问题。当然,另外还有一个议会法庭(Privilege Committee),负责审查议员的违规行为(也就是Winton Peters做的那些事情)。

在一党无法坐大的情况下,这些委员会就必须有其他党派成员的参与(否则那些党就不支持政府)。这产生的效果是相当直接的,例如工党当时就无法袒护Winston Peters,因为工党在Privilege Committee的成员并没有过半。

现在再想象一下如果这些委员会都是由一党坐大?虽然现在的John Key看上去很帅,很可爱,可海伦大姐当年也是如此,谁能保证几年后他们在议会坐舒服不开始乱做事了?

各个政党在那些委员会的席位中合理反应了其在议会中的数目,使得政府无法一手独揽立法权。在简单多数下,议会制的一个弱点就是行政权和立法权无法有效的分开,因为一个政党既然控制了政府,那么也就控制了议会。这很显然不是最佳的民主制度。

至于对未来的国家党政府来说,作为支持MMP制度的选民,我对他们感到不信任。一是他们以前在MMP下的表现(当年的Jenny Shipley政府是怎么结束的),二是国家党要提议全民公决废除MMP。

所以我个人特别反对这个党坐大。现在看上去,能够防止这一点发生的情况有:

  • 工党突然发威,缩小差距(不太可能)。
  • 优先党侥幸存活下来(也不太可能,但比上一个可能性高些)。
  • 毛利党攻占所有毛利议席,由于其极低的党票,将议会议席撑至125左右(有可能)。
  • 绿党过10%(也有可能)。

无论如何,小党在新西兰政治的重要性是无可争议的,代表了“少数人群”的观点,使得整个国家的运转不能是那种忽略其他49%人民的利益的简单多数。

10月22日

最近非常非常之忙,基本上这星期三天都是从早晨6点到晚上6点。不能常更新,今天简单说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薛乃印——如果还有人记得他是谁的话。这个案子已经正式决定将会在明年6月正式开庭——新西兰司法体系完全就是用的和我们不同的历法。

不过通常来说,一个案子如果正式开庭审判,审判的过程相对来说要快得多,我估计……不会超过一个月,因为证据都摆在那里准备好了。

再来就是微软所谓的XP黑屏事件了。你不得不佩服,国内的一些媒体可以无知到什么程度,而另外一些,则绝对是故意炒作,把“这次WGA仅在中国推送”说成“WGA仅在中国推送”,夸大事实,全然不顾如果不下载WGA就不会有事这一重要事实,而是把黑屏夸大为“无法使用电脑”——你不得不说,他们想尽各种手段,就是要挑动大众的神经,达到一些目的。

至于盗版对不对的这些争论,答案其实很简单,简单到又让我们回到了胡紫薇姐姐的那句话。解决这个问题,你只需要回答下面这句话:

偷别人的东西对不对?

别耍赖,别跟那种“要两方面看”辩证思维,别跟我说微软是邪恶帝国,你是正义的化身——你凭什么认为你是正义?退一步来说,就算你是正义化身,你知道微软是邪恶帝国,那你在正义的电脑上安装了邪恶的操作系统,你岂不是主动把你的电脑拱手交给了邪恶帝国?那要怪谁呢?

也别跟说读书人的事不算偷之类的歪道理,朱自清至死都不吃美国粮,你不用windows真的会死啊?

我就只需要你回答,偷别人的东西对不对?

这归根到底就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四个字:爱占便宜。Office要上千块钱的时候,我们说,降到一千以下就买,而真的降到500甚至更低的时候,我们又会说,100以下再买。而真的到了这个价位,很多人又会说有免费的WPS为什么不用?

问题是WPS个人版为什么是免费的?金山现在已经成了网游公司,它知道,WPS个人版免不免费对公司来说没有区别,免费了反倒能赚几声吆喝。

我丝毫不怀疑,如果硬件可以盗版的话,我们中间会有一大堆人说,有免费的硬件,为什么要花钱买?

我的Windows就是自己配电脑时掏钱买的。道理很简单:偷窃是不对的。我理解你那一堆理由,但在自己内心里,决不能否认偷窃本身是不对的这一点,这是原则性问题。

每当我忙得郁闷,没有动力时候,我总会找点放松的事情做做。如果在电脑前,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Great Moements of Presidential Speeches,布什的各种口误和搞笑情节,绝对是百看不厌,每次都能让你开怀大笑,忘记烦恼。今天再推荐一个,如果下面不显示,原地址在这里

今天这个要点英文能力,特别是把布什和他老爹的话对照一下才能体会为什么那么幽默。

一个问题

我一直搞不懂政治光谱中的左中右是怎么分的。所以我的习惯是直接去试图明白他人的观点,而不是用左中右来划分什么好,什么不好。

但如果真要划分的话,我觉得西方世界好像刚好和中国相反。我知道不少“爱国爱党人士”,也就是中国国内常说的左派。但在国外,至少就我看来,无论怎么划,他们也应该属于右派才对。最简单的例子,以捐款多少来判断一个企业是否爱国,在我看来就是标准的右翼倾向的新自由主义价值观——任何东西都有价值。

而着重于程序及社会正义、公平的人,在中国国内是反党反华标准大老右,但到这里,正好属于工党所代表的社会主义左派,这些党派甚至被认为有”老大哥”式的倾向。

我看过几个国内“左中右”的民意调查结果(暂时找不到结果,很早以前的事了,抱歉)。这些结果总体来说都有一个倾向——偏左的人(中国语境下的左),更倾向于全方面靠左;但偏右的人,一般是经济立场偏右,而在政治和文化观点非常接近中间。

今天很累,就不思考了,先放在这里吧:)

【2008大选】一个没有价值观的国家无前途可言

今天两大党的党魁,工党(Labour Party)的Helen Clark和国家党(National Party)的John Key 在电视一台进行了选举前的第一次辩论。我没空,错过了前面半小时,就辩论本身来说,我觉得不相上下。海伦大姐很老练,回避问题的技巧比John Key要优秀得多,在话题的转移上也是如此。不过你也很容易猜到她会怎样说,因为新西兰人对她太熟悉了。至于John Key,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但很明显缺少这种辩论经验。

另外,就我关心的话题说说。

经济——这个是没得说的,要把经济搞上去,资本家当道的国家党很明显占优势。但就我来说,我更关心是否每一个新西兰人都会受益于经济发展。如果是像中国那样GDP暴涨,不过全被国外资本给带走了,对国人没什么任何好处,那我还宁愿要一个慢一点的经济增长。

犯罪——这我有点失望,两个人都不敢明确表示要坚决打击犯罪,而是弹性的表示要允许民众合理自卫。如果这一点不改变的话,关心犯罪问题的华人可以就要失望了。我建议不要期望国家党上台后会在这方面有大的动作。我估计,国家党能做的,就是像Micheal Laws一样,把所有棕色皮肤的人全当成帮派成员。

教育——我觉得两大党都没抓住主题。NCEA是我见过的要求最低,最简单,但也十分详细的一套教育系统。我完全有理由相信,任何华人子女都可以闭着眼睛达到大学入学的语言和数学标准——别告诉我你不会用计算器算100+100等于多少。真正的问题在于学生本身,他们不愿意学习——这就开始复杂了,社会问题,家庭教育,经济问题,也难怪两大党都把这一点简单化。

环境——这是我真正关心的问题,也是十分讨厌国家党的部分,John Key在那里说要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中取得平衡,我倒是想问他一句,如果没有良好环境,没有可以让我们生存的空间,要经济发展有何用?更不用说新西兰的良好环境是其主要出口产品,农产品在海外畅销的一个主要招牌。

其实要达到Helen Clark所提出的全国碳中和的目标并不难。新西兰和其他发达国家不一样,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是农业所排放的甲烷等气体(放屁税就是如此来的),而不是二氧化碳。新西兰没有什么工业,而二氧化碳的来源主要是交通——在未来,我们不可避免的会更多地依靠公共交通,而二氧化碳排放量自然也会降低。

环境这个议题的价值早已超出了其本身,而成为了一个社会议题。我喜欢新西兰的其中一点就是,新西兰人一直有前卫,甚至激进的社会价值观,并且以它们为荣。新西兰人会自豪的告诉你他们是世界上第一个给妇女投票权的国家,第一个宣布本国为无核区国家,并不惜为此和美国闹翻。新西兰人为了阻止自己的橄榄球队和只有白人球员的南非队比赛,不惜上街游行,发起暴动。

这些都是新西兰的national identity,怎么说,国家的性格。而John Key则回避了关于1981年南非橄榄球队在新西兰比赛的问题,称过去的事情不重要,新西兰应该向前看。这没有错,但那个问题对很多选民,特别是老一辈的选民很重要。因为那不仅是对过去的看法,而是你个人价值观的体现。John Key回避这个问题,甚至称他对这个决定国家性格的决定性事件“没有看法”,则就是在告诉我,他没有社会价值观,他只有金钱价值观。

顺便提一下,1981年当时是国家党的Robert Muldoon执政。而90年代南非民主化之后,当时的总理,国家党的Jim Bolger在访问南非时公开就当年政府允许南非队的造访表示道歉。

新西兰是一个小国家,经济再怎么发展,也无法和美国之类的大国匹敌,而且几乎是永远要受制于外部环境。但新西兰人一直坚信他们能够改变世界,在社会和改革议题上,新西兰也确实起到了全球性的带头作用,包括八十年代的激进市场自由化改革。

如果这个国家在环境问题上不能有所建树,不能做世界的领头羊而是跟随在别人后面,那么新西兰就什么都没有——一个国家,至少得有至少一样值得自己骄傲的东西吧?(除了橄榄球队之外)。因此,John Key如果不能改变他们的观点,那我不会考虑这个政党。

在选举之前还会有2-3次的辩论(不知道电视三台的辩论直播决定了没有)。

【2008大选】海伦大姐发钱啦

工党党魁,总理海伦·克拉克今天在奥塔哥大学的讲话中宣布,如果工党成功连任,他们将会逐步取消学生津贴中的父母收入限制,直到于2012年将限制完全取消。这也就是说,只要是18岁以上的学生,就可以申领学生津贴。

如果要申领学生津贴,现在需要参考父母的收入(不管他们有没有资助自己的子女),超过一定限额,学生就没有申领的资格。

当然很明显这是买选票的策略,但也不得不说,这是一个聪明的策略。这很明显不是针对今天的学生的政策——等到完全实行之时,他们基本上也成人了。再说学生一般是工党的稳定票仓,不用太在意。

这项政策的主要目标应该是中产阶级家庭,父母40多岁,孩子马上要上大学,包里有几个钱,但又没有太多钱的那种。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拖累自己的生活,但他们的收入又刚好超过了学生津贴的要求。对于他们来说,John Key 40多块钱的减税肯定比不上学生津贴的诱惑力大。

可以说海伦大姐的方向是对的,中产阶级基本上是每次选举的中心(除非两大党干了非常对不起他们基本票仓的事),把他们争取过来了,也就赢得了选举。

现在还没有最新的民意调查,估计这项政策又能让工党和国家党的差距拉近一些。

就我来说,这项政策让我在大选中更倾向于工党。主要的原因是,左翼的社会主义工党基本上表里如一,你虽然不同意它的观点,但它也不会为了你的选票而说你喜欢听的话。右翼就不一样了,给我的印象是:阴险的资本家,表里不一。国家党的发钱政策(减税)可以刺激经济,而工党的发钱政策就是选举贿赂——难道那些学生们拿了津贴之后就把它们放在自己的灶台上供着?还不是要花的嘛,富人的钱刺激的经济,学生的钱就只会打水漂?我看到的是,学生是最需要花钱的群体。

既然都是刺激经济,那我更希望能有一个公正公平的社会,而不是加大贫富差距。高收入阶级还是贪婪了点,把穷人养起来有什么不好,多交2%的税,换取廉价劳动力,减低自己被流氓无产阶级绑架的机会,没有比这更好的交易了。

【2008大选】关于 … 减税

是的,我已经看了国家党昨天的减税政策。怎么说呢,的确让那些期望获得大礼包的选民们失望了,每星期最多也就多20多块钱,而更多的减税要等到下次选举时.这对中产阶级和富人阶级吸引力一般.而且已经通过Working for families之类福利政策获益的人们暂时还没有资格享受减税。 这意味着国家党抢工党传统选票的能力又降低了。

真正让我感兴趣的是John Key减税政策的钱是从哪里来的。有些人一直说,这种减税政策是政客拿我们后代的钱买我们的选票。

不过John Key要聪明一点,没有这样做。两项最主要的裁减是KiwiSaver,和对私人公司进行科学研究的退税

给国内的朋友,KiwiSaver是政府推出的一项储蓄计划(新西兰人是储蓄能力最差的,人们都是拿着钱就花),主要目的是让人们老有所依。储蓄账户有三个资金来源,你自己的工资,雇主的补贴,和政府每年最高$1000左右的补贴。John Key 的政策是取消政府补贴,减低每周强制存入4%工资的限制,到2%。

但这样仔细一想,感觉又不对了。你储蓄账户里的钱,不管是谁存的,最后都是你的——而这个减税政策,虽然的确没有从你子孙的钱包里掏钱出来,但还是从你养老的钱包里掏钱。如果是这样的话,还是从我子孙的钱包里找钱比较好,哈哈:)

政客的政策就是这么奇妙,工党推出KiwiSaver,让你把你的钱存政府那里时赚了一次吆喝;而现在国家党在把你账户里的钱发给选民,又赚一次吆喝.这选民的钱转了一圈,就能产生这么多的作用.

至于怎么投票,如果你认为你的选票价值$1000 x 3,国家党的确是最好的选择.不过对于已经参加KiwiSaver计划的人们来说,国家党的减税计划甚至会让这些人损失储蓄账户里的钱.

关于 … 诺贝尔奖

我觉得有些时候我们真的是有些可悲。整天缠着人家死赖着要一个诺贝尔奖,人家给了华人嘛(而且还不止一次),我们又说人家居心不良,诺奖搞政治化,俺们中国人们不屑于那个垃圾奖。中国人真的是世界上最难打交道的人了,稍不注意就要被全国共讨之——连纯粹为了恶搞的中文伪基百科都要搞两个,只允许自己开别人玩笑,不允许别人开自己玩笑。

今年全国人民可能又要愤慨一次了——如果真的把和平奖颁发给了胡佳。我对他的政治观点丝毫不感兴趣,但对他的社会活动,环境保护方面所作出的努力,我要说一声佩服。特别是在中国这样的环境下,能够坚持如此之久,不容易。我不完全同意他的所有观念,但我钦佩他坚持自己观点及信仰,所以有人说,看到胡佳这种人,就知道,在人人做墙头草得过且过的时代里,中国,还是不乏良心及希望的。

至于以前的那些,例如高行健这种人,离我们实在是太远了,没什么感觉,他的书我从来没有在读过三句话之后还能继续读下去的。不过胡佳不一样,有关他的一切都是和我们息息相关的。

至于袁隆平,虽然有很多人以此作为论据说诺贝尔奖是垃圾,不过他的确没有资格去拿生物奖。诺贝尔奖的一个趋势是奖励那些作基础研究的科学家,而袁隆平不属此列,杂交水稻并不是什么基础研究,也不是什么很高深的东西——学过一点生物的都知道。

不过我觉得,袁隆平虽然不够生物奖,但和平奖是完全够格的。解决了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的吃饭问题,对世界和平的贡献恐怕没有人比他大了。不过如果俺天朝真的需要这个奖,就不能把袁隆平藏着,多宣传宣传,在国际上以国家的名义表彰此人,自然而然他的知名度就高了。

【2008大选】没有温斯顿·彼得斯的议会

当然,你应该知道了,优先党的党魁,外交部长,政府的重要盟友在这一周被议会正式通过谴责动议,谴责他有意隐瞒了政治献金问题

优先党的民调一直在5%的门槛以下,而温斯顿的老窝Tauranga选区,他的民调也落后国家党参选人至少20%。这也就是说,这位干了二十多年的政坛重要人物可能终于要退场了。

Read more